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

差不多一年了

第二次上了蕃薯的facebook(...是紅色防寒衣的那個)
從第一次嘗試衝浪後,雖然不記得實際日期,但是到今日是有一年了。
一年,到底學到了什麼...
  • 怎麼坐車去烏石...(-_-)
  • 坐板,轉身
  • 也才剛剛突破划水的正確姿勢
  • 勉強划出去北提外圍
  • 一點點的越浪技巧
  • 可以在足夠轉身的距離外判斷浪可不可以追(大部份吧)
  • 大概知道從網路天氣資訊判斷哪天能不能去海邊
  • 基本關於衝浪板的知識
  • 玩交通板
  • 了解了一些有關滑板/交通板的知識
...大概就這樣吧。
真的...很少。衝浪,真的很難,尤其是像我們這種一個禮拜去一兩次,車程就要耗掉3~5小時。要花上的時間更多。

也沒想到,自從我三月九號從日本回來,買的錶都還沒下過海水,11號就發生日本大地震、大海嘯。當我誠心祝福日本的同時,禮拜日也還是下了北提,很多人。氣象預告上寫著當天海水會有23C。下水後,水溫大概不到20度,海上每個人都在板子上皮皮銼。我猜會不會是海嘯把海流都沖亂了,雖然到台灣東部的海嘯高度只有10cm,但我想也足夠把日本附近的冷流帶過來。冷海水不停的從背後拉鍊灌進去。想要追浪取暖,一轉身...又是人。就這樣在海上坐了快一小時,大概追了10來次,沒一次成功...

現在期待下個週末趕快到來,可是又在擔心吹東風的同時, 會把輻射塵也一起帶過來。輻射海水也要衝嗎?!

目前等級:見上方敘述

讓我們為日本祈福,受災者默哀,也希望在日本的朋友安然無恙,核電廠不要再爆了!

同時也希望我們的政府...重視台灣的災害處理(唉,算了吧)

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

只是買了隻錶

話說,這禮拜3/7~9 visa run來去了趟大阪、京都。(大阪有夠無聊就是另外回事了。) 順手就買了隻左邊的casio 型號:3194 潮汐錶,不過買到的價錢好像比台灣貴(=_=),所以多少錢...就不說了。

Anyway, 好不容易不用一直在海上問時間,但是...設定這手錶,還真要懂天文地理啊!

由於,卡西歐手冊上沒有台北與宜蘭的資料。首先,要設定所在地的經度(longitude) ,還要算出月潮間隙(Lunitidal Interval)。媽的,弄個手錶那麼難!

google了大半天,才大概了解:
「月潮間隙(Lunitidal Interval):月球中天過某地方子午線或格林威治子午線之時間,與次一高潮或低潮之時間間隔,稱為高潮間隙或低潮間隙。所有高潮間隙之平均數稱為平均月高潮間隙或高潮間隙;所有低潮間隙之平均數稱為平均月低潮間隙或低潮間隙。當有週日不等時,有可分為較高高潮間隙、較低高潮間隙、較高低潮間隙、較低低潮間隙。」來源
TMD,什麼又是月球中天..原來月球剛好在你頭上的時間...

所以,來去中央氣象局 找到宜蘭的月出月沒時刻表的過中天時刻,然後找到同時間的下一次的滿潮時間,再算兩個時間的差。(靠,搞到這已經覺得很煩了...)

eg:
2011 march 10,  15:45(月球中天) 與 21:54 (當天滿潮) 的差 = 6:09
2011 march 11, 16:34 - 22:52 = 6:18

然後隨手google了一下烏石港地理資料,發現了這篇資料

4-8 烏石漁港
WU-SHIH FISHERY HARBOR
位置:24°52'13"N, 121°50'08"E。
港口寬度:外港120公尺。
內港75公尺。
航道水深:2至6公尺。
潮信:大潮升1.4公尺。
小潮升1.1公尺。
平均海面0.9公尺。
平均高潮間隙06時24分。
終於!!
輸入東經121(宜蘭。台北是120),高潮間隙06:24,設定完畢。
再進入潮汐功能來預測3/10的滿潮大約在9~10點,中央氣象局是...蘇澳:08:51...好吧,算差不多,畢竟烏石港不在蘇澳。